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之后,无论是长沙求学,故乡建党,还是秋收起义,井冈战斗,领导武装斗争,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昼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那时毛泽东和其他同志一样,都不过生日。延安时期,毛泽东为许多人祝过寿,但拒绝别人为他做寿。
五十岁生日:拒绝做寿
194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50岁生日。按照中国的习俗,50岁是大寿,理应好好庆贺一番。于是党内一些同志提议为他做寿,同时宣传毛泽东思想。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致信毛泽东,报告了这一计划。
毛泽东看了凯丰的信,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共产党的领导人不能做这类事,何况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经过认真考虑,他在4月22日给凯丰回函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
五十一岁生日:接受集体祝寿
延安时期,毛泽东拒绝为他自己祝寿,但也接受过集体祝寿。1944年12月16日,中央办公厅为杨家岭党中央机关的56位50岁以上的老同志,举办了一次集体祝寿活动。第二天,《解放日报》作了如下报道:
中央办公厅政治处在中央大礼堂为全杨家岭56位50岁以上的同志集体祝寿,从伙夫、马夫到毛主席、总司令。会场四壁悬挂着各界送的寿灯、寿幛、寿联、寿诗、寿词。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李富春致开幕词,说今天为56位同志祝寿,是我党一件大事,这样红火的大会象征着我党事业的辉煌前途。56位中从伙马夫起一直到徐(特立)老、林(伯渠)老、吴(玉章)老、董(必武)老,以至朱总司令、毛主席止,包括工农商学兵。中间有66岁的劳动英雄姬仲飞、特等劳动英雄岳恒书。
五十九岁生日:请来一个人,同吃清汤面
1952年12月26日上午,毛泽东醒来后,吩咐卫士叫来他的保健医生和行政秘书王鹤滨,陪他吃饭。
紫云轩的过厅是毛泽东用餐的地方。王鹤滨到时,八仙桌上已摆了几碟小菜,有酱菜、辣椒、腐乳和酱牛肉,都是厨师廖炳福按照湖南口味制作的。桌上没有毛泽东经常吃的米饭和炒菜,但却多了一盆刚煮好的清汤白面条。两只中号高脚玻璃杯里,已斟好了多半杯葡萄酒。
毛泽东从卧室走出,招呼王鹤滨入座。他举起酒杯微笑着说:“王医生,来,干杯!今天是我的是生日。”说完,与王鹤滨碰杯而饮。
王鹤滨这时才知道毛泽东请他陪吃饭的原由,心中十分激动,赶紧说:“祝主席身体健康!长寿!”说完,一饮而尽。
毛泽东喝了一口酒,说:“王医生,咱们不祝寿,但是可以吃清汤面,是吧!”说着,就要拿碗给王鹤滨盛面条。王急忙先给毛泽东盛了一碗面条。毛泽东拌着小菜吃得很香,高兴地对王说:“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对吧!人活百岁就不得了喽!”这话是针对一位工作人员前几天的话说的。当时,毛泽东听了“祝您万寿无疆!”后说:“这是屁话,哪有活一万岁的?”稍停,又说,“哪里有什么万寿呀!人是不会活到万岁的!”
毛泽东的59岁寿辰,就这样与身边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员吃了一顿清汤面度过了。
六十岁生日:在京刚过完,江青又安排
195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花甲”大寿。党中央收到世界各国马列主义政党、友好团体和知名人士发来的贺电、贺信,热情祝贺毛泽东六十大寿。毛泽东决定,对于这些贺电、贺信,一律不准公开发表。
这天,中央办公厅警卫科长申虎成很早就来到值班室,走到毛泽东床前,把大家的心意报告给他,并祝他健康长寿。
毛泽东听后微笑着点点头,说:“谢谢同志们!”稍停,又对申虎成说,“你去备点酒,让老廖师傅做四个菜,一个汤,请大家一起吃顿饭。”毛泽东还特别叮嘱说,别忘了告诉烧锅炉的工人和秘书同志们,请他们一起来。
这次简朴的“寿宴”只有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参加,没有他的亲属。当天毛泽东就启程赴杭州,晚上到达,住在西湖边上的刘庄。
六十六岁生日:人在杭州读书忙
1959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66岁生辰,他在杭州读书中度过了这一天。
1958年,“大跃进”中发生了一些违背经济规律的问题,干部中由于缺乏经济学知识出现一些混乱思想。毛泽东自己也深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以便指导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于是,他点名陈伯达、胡绳、邓力群、田家英这几位秘书和党内理论家,与他一起去杭州,从1959年12月10日起,历时25天,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
12月26日是星期六,他们下午照常读书。下午读书结束后,他从椅子上缓缓站起来,高兴地说:“大家留下来,在这里吃饭吧,今天是我的生日。”另外,他还邀请了浙江省委书记江华及其夫人吴仲廉作陪。饭菜并不复杂,只是多了一碗面条,几盘小菜里多放了一点油和一些盐,一盘干炒辣椒、一盘豆丝、一盘盐水萝卜皮和一盘干竹笋片。毛泽东打趣说:“各位都是大才,今日这顿饭菜实在是不成敬意,还望各位海涵!”
饭后,毛泽东乘兴赠给每人一册文物出版社刚出版的线装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和他当时写的两首诗作为纪念。
六十七岁生日:大讲调查研究
1960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67岁生辰。他不主张做寿,但每逢这天,身边工作人员总是要提醒他一下,擀碗长寿面条给他吃。有时,毛泽东还把他身边工作同志请来,一起相聚,吃顿便饭,和大家拉拉家常。
这一天,毛泽东原打算在晚饭时同大家聚一聚。可是,他一早上床,直到下午怎么也不能入睡。他让李银桥告诉机要秘书高智:决定和大家一起坐坐,吃了饭再休息。于是,叶子龙、汪东兴、王敬先、林克、李银桥、封耀松和高智七人,便到毛泽东办公室那个只能摆一张圆桌的过道里,同他一起吃饭。平时,毛泽东吃饭就很简单,这顿生日便饭,因在国家困难时期,所以更简单。没有肉,没有酒,只有几个素菜,一盘辣子,一个汤,主食是米饭,李师傅特地又擀了一点面条。
毛泽东在饭桌上与大家亲切交谈。他语气沉重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已经67岁了。今天请你们来,你们都是我身边的人,大家一起吃顿饭。可是现在老百姓遭了灾,衣食无着,受冻挨饿,我心里难受啊!……”他还谈到早年革命斗争的一些事,要求他们认真读马列著作。接着,毛泽东话题陡转,说:“不能老浮在上面,老浮在上面就会空虚。”又说,“现在,咱们搞社会主义建设,还缺少经验,要想法常下基层,多深入实际,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不然,老在屋里看文件是会死人的。”忽然,毛泽东睁大眼睛,把大伙儿一扫,提高声音说,“你们谁愿意下去?”高智紧坐在毛泽东的右边,抢先说:“我愿意下去。”“好!”毛泽东伸出大姆指,接着又问,“你们谁还愿意下去?”大家争着一个接一个地报了名。
六十九岁生日:作诗设家宴
因为中苏两党积累下来的政治分歧和矛盾,经过一段僵持之后,1962年底又发展到一触即发的地步。一些欧洲国家的共产党相继召开代表大会,在苏共的指挥下,发声明,作决议,结伙攻击中国共产党。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迎来了他的69岁生日。“诗言志”,他把这一阶段蓄积在心中的思想情感,以诗的形式喷发出来。这天,他写了一首《七律·冬云》,并特意标明写作时间:“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这首诗是这样的:“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这天,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备了两桌便饭。参加寿宴的除了毛泽东的亲属之外,他还邀请了四位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三位是他的湖南老乡:章士钊(81岁)、程潜(81岁)、王季范、叶恭绰(82岁)。毛泽东考虑到这些朋友年事已高,所以发请柬时关照,每位来客可以带一位子女来。
七十岁生日:自费办了一次“像样”的家庭寿宴
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0岁大寿。古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加上此时全国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中苏论战初获胜利,毛泽东心中充满喜悦。他第一次主动提出,自己出钱办酒席,设家宴请大家,一起过这个生日。
12月25日下午,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顾作良与厨师们一起,讨论制定菜谱。他们决定不搞什么山珍海味,也不上什么名贵酒水,大多是毛泽东平时爱吃的普通菜肴,再增加几道有祝寿意义的菜而已,是一次既普通又有庆祝意义的宴席。
庆寿家宴结束后,毛泽东提出要与每个人照一张相留念。人们鼓掌欢迎。这天晚上,毛泽东没有讲更多政治性的话,但始终微笑,流露出少有的轻松愉快;人们也没有许多祝寿词,但从心底真诚地祝主席健康长寿。
七十一岁生日:自费请了几十人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1岁生日。这次生日过得很特别,是应大区书记们的要求,他自掏腰包,不让子女参加,在人民大会堂的小餐厅请了30多人吃饭,规模可谓空前绝后。
参加12月26日晚宴的名单是毛泽东亲自定的,有部分中央领导同志、各大区主要负责同志及少数部长、劳模、科学家。劳模有董加耕、陈永贵、邢燕子、王进喜等,他们刚参加完人代会。科学家有钱学森等。三张大桌子按品字形摆放着。
毛泽东到得比较晚。他一进来,大家起立鼓掌。大家坐定后,毛泽东就宣布说:“今天既不是请客,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四同’,我用我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让来,他们不够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在一起,不光吃饭,还要谈谈话嘛!有些人一摸到点东西就翘尾巴,这不好。摸到一点东西不要翘尾巴,摸到两点三点也不要翘。”“现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刚开始,有人翘了尾巴怎么样呢?我没有蹲点,没有发言权也要说,错了,大家批评。帝国主义、修正主义说我是教条主义,就算‘教条主义’吧。‘教条主义’什么时候变?一万年也变不了。我们写文章打仗,不会死人的。”毛泽东挨个问了董加耕、陈永贵、邢燕子的情况后,说:“像大学里那些书,越读越蠢。《三侠五义》、《聊斋志异》等等,越读越蠢。我的孩子就是的,一个已经下农村了。今天我没有请他们吃饭,他们不够资格。他们是吃蜜糖长大的。”
吃饭间,毛泽东不断给坐在他两边的知青夹菜,口中还念叨着:“你们年轻,农村来的,多吃一点。”可大家根本没把吃饭放在心里。这一餐饭吃了大约两个小时,散席前毛泽东还给在座的几位一人一只苹果,并一一握手告别。
七十三岁生日:像召开一次会议
1966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3岁生日。这天晚上,他临时通知一些人到中南海他住的地方吃饭。
吃饭前,毛泽东先作长篇讲话,像是举行一次会议。毛泽东的这篇讲话没有留下正式记录。据参加这次晚宴的王力说,毛泽东讲的话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到新的阶段,苏联复辟了,十月革命的策源地不行了。苏联的教训说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能不能保持住政权,能不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这是新的中心课题。问题出在党内,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阶级斗争没有完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同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在党内代理人的全面较量。”
“中国现代史上革命运动都是从学生开始,发展到与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相结合,才有结果,这是客观规律。五四运动就是这样,文化大革命也是这样。”
八十一岁生日:在长沙放了鞭炮
1974年12月26日毛泽东81岁生日,是在湖南长沙过的。毛泽东从武汉乘火车,于1974年10月13日,抵达长沙养病休息,住在湖南省委宾馆九所。院落不大,平房前桂树枝叶繁茂,花坛里腊梅、茶花飘香,是一个幽静的处所。
过去,毛泽东一直反对别人为他祝寿。这次是在他的故乡,所送“礼品”又都是家乡的土特产,他破例领受了大家这种盛情。中午,厨房特意为毛泽东做了寿面,并准备了一瓶深红色的芙蓉酒。当晚,宾馆工作人员在院子里燃放了几挂鞭炮,向毛泽东表达家乡人民对他81岁寿辰的祝福。
最后一个生日:面条全碎在锅里
1975年12月26日,毛泽东82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个生日。
这次生日,毛泽东的餐桌上也很简单,只是比平时多了几样菜。负田师傅把面条下入沸滚的锅里,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面条全碎了,一节一节的,没有一根是整的!这一幕惊呆了毛泽东厨房的庞师傅、于师傅和吴连登。田师傅流着泪说:不得了了!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面条。
毛泽东吃饭的时间短,菜又不多,只等着吃寿面。再擀面条肯定来不及了,吴连登当即决定:煮挂面!几十年后吴连登说:“主席临终也不知道这件事,他哪里知道这最后一碗长寿面不是手擀面,而是挂面。但他吃得还是很香。”这顿生日饭,毛泽东还喝了胖头鱼汤,并高兴地说:“胖头鱼汤好香噢!”他坚持自己用勺舀汤喝,显得格外高兴。
2021.12.26是毛主席128岁生日,祝毛主席生日快乐。
从毛主席的生日看主席光辉的一生
相关推荐
- 每每离京巡视的背后,是在京遇到阻力…2022-04-18
- 历史终将证明他的正确…2022-03-31
- 毛泽东的一段批语揭示了文革乱相的根源2022-03-17
- 网上已搜不到毛主席图片?2505张细说毛主席一生的图集,请拿走!2022-03-17
- 毛主席的预言,你看对不对!2022-03-09
- 长征时的毛泽东,从不谈逆境!2022-03-05
- 俄乌战争美帝制裁俄罗斯没有当年抗美援朝制裁中国狠!2022-03-02
- 苏联亡党亡国根本原因 让人信服的解读!2022-02-20
- 艾跃进老师澄清了很多历史问题,必须转发2022-02-17
- "小岗村"已从单干转走集体化道路!全国各地怎么办?欢迎探讨…2022-02-16
- 毛主席高呼人民万岁!使人热泪盈眶!2022-02-06
- 毛主席为什么要批《武训传》?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