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没有静止,龌龊的交易热火朝天!

来源:燕梳时评

上海是经济中心、商业之都,这里有念不完的生意经。
 
近一个月以来,上海给人的感觉是一切都停滞下来,整个城市凝固了一般。
 
实际则不然,在这个疫情笼罩的城市里,仍然有一些人沉浸于赚钱的快感。
 
(一)
 
有位顺丰同城骑士,一天60笔同城配送订单,总共赚了一万块钱,这里面包括基础佣金534元,各类特殊奖励约1678元,用户打赏约7856元。
 
也就是说,大多数钱是用户打赏来的。
 
上海人难道都这么阔绰吗?
 
显然不是,而是你不加钱就没人接单,近在咫尺的物资拿不到手里。
 
所以就像拍卖行竞拍,有人一单能加价800块钱,跑6公里代拿狗粮需要480元,花5000元运费可以闪送无人机。
 
有人说,骑士小哥也不容易,他们赚的是辛苦钱。
 
可是禁足在家的上海市民就容易吗,他们手里的钱也不是大水冲来的。
 
有个女孩下单20个鸡蛋,6桶泡面,双方讲好了给330元跑腿费。
 
结果到了后面骑手变卦,继续索要570元的代卖费,这跟抢劫真没啥区别。
 
女孩无奈,只能选择报警。
 
可全市那么多离谱的事,警察都能管得过来吗?
 
(二)
 
42岁的高某是个狠角色,疫情开始后,他看着每日居高不下的菜价想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从3月底开始,高某就囤积了20多万的青菜、鸡蛋、鸡、鸭等日常生活物资。
 
随着封控时间延长,上海一菜难求,可是高某仍不着急,继续沉住气捂着手里的物资。 
 
直到4月10日,他才开始出手,租了一家公司的食品经营营业执照,在网络平台上卖起了高价肉菜。
 
仅仅一个星期,高某累计销售175余万元,获得高达150余万元。
 
富贵险中求,不义必自毙。
 
现在高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他卖的菜蛋虽然贵点,好歹没有质量问题,有人却拿着烂猪肉到上海来发国难财。
 
4月9日,梅陇镇与上海咨谕实业公司签订合同,约定4月15日前提供11万份价值约760万元猪肉。
 
咨询实业是一个零社保无员工的皮包公司,他们哪有本事弄来猪肉,扭头通过别人采购了300万元的猪肉,这一倒手便赚了360万元。
 
发到老百姓手里才发现,净是些肥猪肉、母猪肉、边角料,甚至有的还变质变味。
 
 
精致的上海人哪吃得下这些东西,把有图有真相的烂猪肉照片传到了网上。
 
梅陇镇副镇长、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两名干部,因涉嫌失职渎职被立案调查。
 
那些倒卖猪肉的二道贩子也注定逃脱不了法律的惩罚。
 
看完这些大家是否会发现,上海根本就没有静止,蝇营狗苟的龌龊交易反而搞得热火朝天。
 
(三)
 
我们先忍住义愤,不着急谴责那些黑心商人大发国难财,反过来想想他们为什么能有能力把物资采购到手里然后卖出去。
 
也就是说,上海并非想象中那般密不透风,还是可以采购物资的,也是有办法分发的,只不过这些资源被控制在少数人手里了。
 
当资源被过度控制,就会异化成一种绝对权力和绝对利益。
 
能够自由流动就是绝对权力,掌控购销资源就是绝对利益。
 
那些被封控起来的人只能任由宰割,随意投喂,给啥吃啥,没有丝毫议价权。 
 
有人说这是资本的劣根性,为了利润可以不择手段。
 
实际恰恰相反,是资源的极端稀缺性决定了商品交易的不对称、不平等。
 
即便没有资本作祟,免费向市民发放生活物资,也会滋生分配不均、私自贪占、疯狂哄抢、随意浪费等共性问题。
 
我们整个社会已经贯注了市场经济自由流通的基因,统一计划调配早已被实践抛弃。
 
解决疫情中复杂繁琐的保供问题,除了市场调节,任何手段都不好使。
 
中国疾控专家吴尊友说,一些人把动态清零的措施与封控措施等同起来,一提到动态清零,就想到全城封控,这是一种误解。
 
同样,一说打通保供最后一公里、最后100米,就是增加外卖小哥、搞自杀式支援,也无济于事。
 
疫情不仅是面照妖镜,某些人手里还变成了束缚市场的紧箍咒。
 
连那些二道贩子、不良商人都有门路投机倒把大发国难财,为什么就不能多想点办法给那些正当商人、良心企业复工复产的机会呢?
 
上海发生的种种闹剧表明,封控措施越极端,牛鬼蛇神越猖獗,老实人越吃亏。
 
现在除了防止病毒传播,还需要阻止人性之恶的蔓延。
 
一旦人性之恶泛滥,毁掉的将是极其脆弱的道德和文明。
 
如果连市场意识最成熟的上海都沦落了,只能一夜回到改革前。
  【《上海的国难财》演讲录音,值得一听↓】
顶 (18)

评论 0

  1. 鱼头哎呀,真要回到改开前就好了!人民就不会受二遍苦遭二茬罪了!回复

置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