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看,谁首先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等三个重要事实?

[ 按 ]:谁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谁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内容最早出现在哪里?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者、思考者、捍卫者,此文将带给所有人一个实事求是的视角,来更深入地体会:历史,乃是宇宙以来,所发生的事实。让我们共同和芳庭同志去领略事实,体会道理,共同捍卫中华安全。

[ 正文 ]
最近学党史,研究了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回答:毛泽东同志。

按:这里是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从这里走出了中华战略家,宇宙以来,人类史以来,堪称中华战略家的人,唯有伟大领袖毛主席。

1933年,中央苏区的一次经济建设工作会上,毛主席指出:“在现在的阶段上,经济建设必须是环绕着革命战争这个中心任务的 …… 只有在国内战争完结之后,才说得上也才应该说以经济建设为一切任务的中心(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看毛泽东的领导方法 来源:光明日报)”。

1949年,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 城市中其他的工作 …… 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

1953年,毛主席又一次强调:“共产党从接管国民党政权的第一天起,就把眼睛盯住生产建设,不遗余力地抓好这一个中心工作。要让历史证明 …… 领导好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 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克服困难,把注意力转移到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上来(《毛泽东年谱》)”。

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1958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引下,取得了历史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建设遇到挫折。经过了几年奋斗,用加强集体经济的办法,农业生产用了三年时间就得到恢复,人民公社制度得到了巩固。1965-1975年,我国胜利完成第三和第四共两个五年计划。

回顾新中国建立之后的近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不断受到帝修反的破坏和干扰,但总体建设成就是明显的。作为从新中国一路走过来的人,深感我们的反击,也是被迫的:1949年,剿匪;1950年,抗美援朝,镇反;1951年,三反;1952年,五反;1957年,整风,反右;1958年,纠左,炮击金门;1959年,反右倾;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1963年,四清运动;1964年,抗美援越;1966年,文化方面的艰难探索;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1974年,西沙海战。

列宁在《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中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从历史来看,两条道路的斗争,不是凭空捏造的。特别是当革命与建设遇到重大困难之时,围绕道路的斗争就越是尖锐复杂。

回顾历史,我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之中,曾经见到过各种人物的表演,见到过左和右的种种表演。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戴着左的面具的形左实右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拙劣表演,他们在革命高潮期间或他们需要的时机,就左得出奇;一遇曲折或一旦他们以为的时机到了,就又马上显露出右的真容。

有些人不懂历史,更不会学党史,他们抹黑新中国,他们给曾经火红奋斗的伟大时代贴上了“贫穷标签”。我们应该极度鄙夷这样的认识和这样的人。我有幸参与了新中国前三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全过程,更特别有幸的是亲历了1966-1976年那轰轰烈烈艰难探索的十年。

回顾党史,形形色色的破坏和干扰当中,常以左的形式出现的形左实右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他们所起的破坏作用,极其巨大。从1966年到1976年,新中国艰难探索的十年,我们自始至终地强调和坚持的不变方针是六个字:“抓革命,促生产”。这一方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新的发展和升级,它告诉我们:革命是手段、是动力,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延续。

放眼人类历史,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就我们新中国来看,经过前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形成了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事业基础体系。从物质方面的硬指标钢铁来看,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曾经遭受过美帝现代化武器的野蛮杀戮,中国人民太渴望增加自己的钢铁产量了。1949年新中国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人均6两),到了1979年达到了3448万吨,突破了历史瓶颈,开始了滚雪球式增长。1949年我们的粮食产量为1.1亿吨(人均208公斤),到了1974年人均达到了303公斤,一举冲上了粮食安全基准线。新中国前三十年间,我们的人口总数增加了近一倍,人均寿命也增加了近一倍。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我们通过三十年时间实现了两个“近一倍”,这是人类史空前的壮举。

回顾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上创造了人间奇迹,实现了历史性的跃进,堪称历史大跃进。我作为这一历史奇迹见证人的一份子,作为一辈子艰苦奋斗那代人的一份子,发自内心满腔热情地歌颂那个时代。

第二件:“以阶级斗争为纲”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回答: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

历史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第一次出现在四清文件“后十条”,即1964年中共中央文件《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之中。这一文件是由刘少奇同志主持制定的、邓小平同志主持的书记处组织起草的。这个文件,首次提出了“这次运动,应当以阶级斗争为纲”。所以说“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

毛主席立即发现了“后十条”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月后,也即是1964年12月,毛主席主持召开了政治局工作会议,通过了新的四清文件《二十三条》,此前的“后十条”实际上被废止。毛主席对《二十三条》稿亲自作了修改,此前的“后十条”中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被删简就繁地改为:“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抓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这个纲”。

学习了党史,我理解“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抓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这个纲”与“以阶级斗争为纲”,乃是截然不同的表述。新的《二十三条》文件规定:“中央过去发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文件,如有同这个文件抵触的,一律以这个文件为准”。也就是说,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四清文件《二十三条》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在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的认识进步问题上,毛主席领导和教育了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等领导同志,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也提高了全党的认识水平。

历史来看,党史来看,毛主席从来没有说过“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句话。对于阶级斗争的经典表述,毛主席说过:“阶级斗争是纲,其它都是目”。这里说得很清楚,就纲与目之间的关系来说,阶级斗争是纲,纲举目张。

我国初中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中有如下一段话:“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 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我们要多学历史、多学党史,多了解毛主席指出的“阶级斗争是纲,其它都是目”。如果做到了、做好了,我们大家就不会犯初中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中的低级错误,竟然称毛主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

第三件:“四项基本原则”内容最早出现在哪里?

回答:一次特殊的政治局会议。

1953年,毛主席提出要退居二线。1956年八大之前,刘少奇、邓小平已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比如八大期间,有一次在接见外国友人的时候,毛主席说这次党代表大会他是跑龙套,唱戏的是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

1959年,刘少奇担任了国家主席。1959-1961三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和挫折,部分地区出现了单干风。1962年,针对当时刮起的单干等风,毛主席向全党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随后全国城乡掀起了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热潮。

1973年-1975上半年,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鼓励和支持之下,邓小平主持了重要工作。1975年初,周总理病重,毛主席决策让邓小平主持中央党政军全面的日常工作。1975年曾经出现过纲领性口号“以三项指示为纲”,三项指示是指毛主席关于理论学习,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毛主席对这个口号,立即进行了批判:“什么‘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大错误”(按:人类史来看,要进入无阶级社会,是非常遥远的,目前人类仍将长期处于阶级社会,人类无产阶级与人类资产阶级的斗争,总是存在着的,斗争的结果,决定了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目前全球只有四五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说全人类来看,暂时是西风压倒东风的)。

历史来看,毛主席反反复复告诫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产阶级上台”。1964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和1975年的“以三项指示为纲”,都是受到了毛主席批评和反对的。

1976年,举行了一次特殊的政治局会议,会前有人建议请北大清华的同志列席会议,介绍两校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情况。毛主席赞同说:“可以,要多请几个人,要让他们讲话,要彻底扫一扫政治局的八股风”,因此清华的胡健、张凤瑞、周家悫、荣泳霖、夏镇英等人列席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发言代表的发言内容,涉及到了“四个方面”“马列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上内容,请参见《邓小平年谱》《邓小平在1976》等出版物和公开材料)。

所以,结论是“四项基本原则”内容,最早是1976年人民群众发言代表在一次特殊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来的,准确说“四项基本原则”内容最早是来自人民群众。

我的简单体会:

第一,后来的全盘西化论,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否定,已经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反对。第二,再后来,苏联戈尔巴乔夫(按:人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警惕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方向)领导“改革”失败,苏联也解体成为了历史过往。第三,毛主席领导创立新中国不容易,我们要捍卫新中国、捍卫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和事业。

我的衷心希望:

第一,新中国不能出现做大做强的新资产阶级。第二,人民群众永远不受三座大山的重新奴役压迫,不受资本的奴役,不受官僚的压迫,永远保持主人翁地位。第三,新中国在国际上不受压迫,不断进步成为世界强国。

我们要反对:

第一,个人主义的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第二,理想丢失、腐败流行、黄赌毒骗泛滥、黑恶势力猖獗横行。第三,意识形态领域混乱,由此导致的人心涣散,一盘散沙。

我们要捍卫:

第一,新中国来之不易,毛泽东思想是新中国一路走来战无不胜的核心武器。第二,社会主义的国家主义的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第三,目前我们在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胜利前进的核心中华安全斗志!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东方红,太阳升!

[ 编后寄语 ]:毛主席是中华战略家,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是来之不易的。即便新中国创立之后,关于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毛主席依然从战略上战术上始终如一地领导着人民群众不断前进,前进,前进进!人民万岁!毛主席万岁!

顶 (10)

评论 0

置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