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一下昨天梳理的脉络:
(详见:人教版教材插图事件,我扒出了幕后的人)
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插图,是由吴勇和吕旻负责的,吴勇的恩师和吕旻的父亲是同一个人——吕敬人。
吕敬人兄弟五人,三人在海外。
吕敬人的父亲名叫吕叔陶、母亲叫高宣琴。
昨天文章的末尾,留了一个疑问:这个1942年10月,在敌伪政权统治的上海注册大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吕叔陶,是不是吕敬人的父亲“吕叔陶”?
下面我就用完整的证据链证明给你看:此吕叔陶就是彼吕叔陶!
1.根据《申报》1941年4月1日刊登的资料可知,印花绸厂闻人吕辛伯的弟弟吕叔陶、吕鸿逵和高宣琴、蔡瑞荣二女士结婚。
两个名字,完全吻合——吕叔陶、高宣琴。
证明《申报》报道里的吕叔陶就是吕敬人的父亲。
此处还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吕叔陶有个兄弟叫吕鸿逵。
2.好巧不巧,有网友发我一张截图:
1946年5月开办大康印染绸厂,吕叔陶为总经理,吕洪逵为厂长。
两兄弟的名字,“大康”公司的名字,完全吻合了,至此我们可以断定——昨天查到的信息,那个1942年在敌伪统治下开办公司的吕叔陶,就是吕敬人的父亲吕叔陶!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上海的民族印染业是被日寇军管、然后大肆掠夺的,那么请问:吕叔陶是如何在敌伪统治下的1942年成立公司的呢?
再说个好玩的事,回到吕叔陶结婚的那张报纸,右上角一个叫“盛植人”的名字。
盛植人是个商界的成功人士,著名的汉奸,这张图记载了他被军统刺杀的经过。
跨过百年历史,在草灰蛇线里找到这种“缘分”,不禁感慨万千!
有些朋友可能会好奇了,就是我前面引用的资料显示,“大康印染绸厂”成立于1946年5月,说明吕家在抗战胜利后,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这其中的关节何在?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申报》上有一条捐款的消息,值得玩味。
1944年12月28日的《申报》刊登了一则“中华慈幼协会”募捐将于本月底截止的消息,里面提到吕叔陶捐了2000元。
有意思的是,这个“中华慈幼协会”的理事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大家族”之孔祥熙。
名誉会长是谁呢?常凯申!
1944年12月捐款,这个时间点也很好玩,因为一个月前,大汉奸汪精卫死在了日本。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了!
吕家非但没有受到影响,还于1946年5月重新开办了“大康印染绸厂”。
1947年5月,《申报》上刊登的一则新闻很有趣:
上海市绸缎印花业职业工会的理事长余宗晏带着50多名工人把“大康印染厂”给捣毁了。
为什么工人兄弟要捣毁“大康印染厂”?
时间过于久远,我们已不得而知了。
不过吕家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1947年8月,大康还兼并了“日新印花厂”。
解放前的吕氏家族生活怎么样?吕家人有回忆。
西洋式的生活方式,家在复兴中路
每年过圣诞节
意大利设计师
后来解放后,公私合营,1956年1月更名为“公私合营大康印染绸厂”。
再后来成为“上海第三印绸厂”。
到这里,我已经梳理完了全部的“吕氏家族史”。
吕敬人曾经自己总结过:
“和所有的家庭一样,过往的岁月也曾留给我们不幸与悲伤。回想那些日子,父母在困境中坚强地挺过来,我以出走“背叛”了父母含辛茹苦的悉心抚育。”
吕敬人出走在1968年这个特殊年份,与后来的小学课本里出现的“软色情”插画是否有关?
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但如此精彩的家族史,恐怕与这个日本战机编号之间,存在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吧?